延边酱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環球速看:眾興菌業一季度凈利潤大增近13倍,高增長能否持續?

4月10日,素有“金針菇大戶”之稱的眾興菌業披露2023年一季報,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3億元,同比增長27.60%;歸母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1298.75%。


(相關資料圖)

這份成績單可謂是相當亮眼。該盈利數據不僅創下公司單季度凈利潤的歷史新高,還遠超去年全年盈利水平。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58億元。那眾興菌業是依靠什么業績大增?這份高增長能否持續?

金針菇價格上漲催升業績

眾興菌業是專業從事各類食用菌研發、工廠化培植與銷售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主要產品為金針菇和雙孢菇鮮品。

說白了,就是一家種金針菇的,產品主要面向餐飲、單位食堂等B端客戶。因此普通消費者很少知道眾興菌業所擁有的“羲皇”、“女媧”這兩個品牌。

2022年財報顯示,眾興菌業金針菇產品實現營收10.65億元,占總營收的54.07%;雙孢菇實現營收9.05億元,占總營收的45.93%。

從眾興菌業今年一季報來看,最大的亮點就是整體毛利率高達43.23%,比上年同期的26.74%增長了61.66%,而這主要是受益于金針菇超預期上漲。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金針菇價格一直比較低迷。2021年全年金針菇批發價均價為6.26元/公斤,相比2020年批發價均價的6.9元/公斤,同比下降9.31%。

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金針菇價格明顯回暖,且高價格區間持續時間較長,行業整體盈利較多。進入2023年,金針菇的價格持續上漲。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和2月份,蘭州地區金針菇采購均價分別為11.04元/公斤和10.34元/公斤,與去年7月份的4.84元/公斤相比,漲幅分別達128.1%和113.64%。

與此同時,金針菇消費需求也在逐漸回暖,公司產品銷量增加。金針菇主要適用于火鍋等消費,因此需求最旺盛的季節是每年的第四季度天氣寒冷的時候,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會出現明顯的價格峰值。

由此可以看出,眾興菌業一季度“超常發揮”,主要是受益于金針菇價格的超預期上漲,疊加需求的回升。受此消息影響,眾興菌業今日一字漲停。

高增長能否持續?

顯而易見,眾興菌業的業績能否高增取決于金針菇的供需關系和價格,那我們來看一下金針菇價格后續是否還能高企。

先從需求端來看,金針菇本身就有季節性,每年3-6月由于氣候轉暖、節假日較少,麻辣燙、火鍋的消費者相對較少,再加上春夏之際新鮮蔬菜品類豐富,故每年3-6月金針菇大多會出現價格低谷。

因此在每年的二三季度,金針菇企業的利潤就會被打壓,甚至常常出現虧損。如2022年二季度,眾興菌業的歸母凈利潤便出現虧損3419萬;再如龍頭企業雪榕生物,2022年二季度同樣出現虧損1.008億。

從供給端來看,近年來隨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著風險投資、大量資本涉足食用菌行業,新的生產廠商不斷出現,原有生產廠商產能擴充,增加了市場食用菌產品總供給量。

金針菇和大多數農產品一樣,種植并不困難,周期也較短,甚至有農戶在自己家就可以種植金針菇,且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各種品牌的金針菇口感差別不大。因此行業門檻較低,行業價格透明且利潤率較低,競爭一直很激烈。

2014年至今,出現了“農戶到工廠”、“小工廠到大工廠”兩次洗牌,目前正處在第二次洗牌的延伸期,即“大工廠”到“全國性產業集群”階段。目前食用菌行業主要有雪榕生物、眾興菌業、華綠生物和萬辰生物四家上市企業。

中郵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金針菇工廠化率已達57.38%。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行業調整明顯,眾多小企業難以維持而退出市場,而大企業則趁勢提升產能。

伴隨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產能的不斷釋放,未來國內食用菌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食用菌產品銷售價格存在下降風險。

話說回來,眾興菌業的一季季度因金針菇價格上漲導致業績大增,但隨著需求進入淡季及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產能的不斷釋放,公司的業績高增長或難以持續。

熱衷于理財

更值得一提的是,眾興菌業并不安于主業,而是癡迷于理財。其2022年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較2021年增加95.34%,主要系購買理財產品較2021年有所增加影響。

遺憾的是,公司投資理財并未討到好。如公司參股的聯營企業,2015年至2021年的7年一直在虧損,虧損金額分別為40.49萬元、33.93萬元、210.51萬元、400.03萬元、1310.95萬元、1507.35萬元、649.67萬元。

忙于斥巨資進行投資理財的眾興菌業并非閑錢很多,事實恰恰相反,公司債務很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負債高達35.62億元,其中長期債務17.48億元,而公司卻又將12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3月21日,眾興菌業在披露年報之余也發布了一份關于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公告,擬使用不超過12億元買理財。

這一做法也讓眾興菌業備受廣大投資者所詬病,畢竟一家上市公司不可能將投資理財當成自己的“主業”,既非上市公司發展最優解,也違背了投資者意愿,更不利于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

總的來說,眾興菌業一季度業績大超預期,主要是得益于金針菇的量價齊升,但這種高增長的業績往往缺乏可持續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