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獲批發行綠色金融債券 投放力度持續加大
銀行正在積極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據北京商報記者11月10日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長沙銀行、工商銀行、南京銀行、重慶銀行、蘇州銀行、馬鞍山農商行等多家銀行獲批或已獲批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除綠色債券外,在“雙碳”目標的號召下,各家銀行的綠色貸款投放力度也不斷加大。當前,賦能綠色金融、支持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近期碳減排支持工具“出爐”也為銀行發展綠色貸款業務帶來更多可能。
今年以來,銀行參與綠色金融債券發行的熱情高漲。根據長沙銀行11月9日發布的公告,該行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綠色金融債券。另據北京商報記者11月10日統計數據顯示,除長沙銀行外,此前包括工商銀行、南京銀行、重慶銀行、蘇州銀行、柳州銀行,海南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重慶農商行、東莞農商行、馬鞍山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均已宣布獲批或已獲批發行綠色金融債券。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于今年9月在中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10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該期債券期限三年,票面利率為2.8%,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綠色產業項目。
在“雙碳”目標的號召下,除綠色債券外,各家銀行的綠色貸款投放力度也不斷加大,多家銀行在三季報中透露了綠色貸款余額情況。例如,截至2021年9月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3467.4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42%。
股份行、城商行綠色貸款余額增速也較為明顯。截至2021年9月末,平安銀行及該行理財子公司平安理財綠色金融業務余額932.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5.8%,平安銀行綠色信貸余額53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3%。城商行中,截至今年9月末,南京銀行綠色金融貸款余額931.65億元,較年初增長256.94億元,增幅高達38.08%。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是目前國內綠色企業兩大重要的融資方式。銀行積極參與綠色債券發行,一方面是綠色企業融資需求旺盛,同時,投資者對綠色債券新投資品種認可度逐步上升;另一方面,銀行參與綠色債券發行熱情高,有助于提升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并有望成為銀行未來業務新增長點。
當前,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監管部門都把發展綠色金融實現“雙碳”目標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1月8日,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
碳減排支持工具“出爐”將給我國銀行發展綠色貸款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碳減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相關企業發放符合條件的碳減排貸款,起到精準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發展的作用。工具的發放對象暫定為全國性金融機構,也就是集中在大型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引導這些規模較大、業務基礎較牢、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的金融機構在支持綠色發展中起到帶頭和示范作用,并鼓勵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綠色低碳領域投資,多方形成合力共同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雖然各家銀行都在發力綠色金融業務,但需要關注的是,當前大多數銀行尚未形成針對綠色金融業務的業務指導原則。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很多銀行并不熟悉這一業務,不熟悉環保企業的經營情況,也不太具備綠色債券發行業務經驗和投資研究能力,因此銀行面對綠色金融的發展要求,需要從發展戰略層面全面加強業務部署及各方面資源投放。
周茂華進一步指出,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起步階段,國內需要完善與綠色經濟相關的制度法律,進一步完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識別體系;通過適度政策傾斜、碳減排工具支持等,并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綠色經濟發展、綠色小微創新型企業等,讓金融與綠色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對于銀行如何持續賦能綠色金融,周茂華建議,“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內部需要加強投研團隊建設、提升投研能力;同時要健全完善內部管理考核制度,合理分配綠色資源配置,完善綠色金融風控體系;此外,提升綠色項目定價能力等也很重要”。(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