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地位”下滑 年內808家上市公司認購結構性存款
隨著保本理財式微,原本最受上市公司青睞的銀行理財產品“地位”下滑,結構性存款轉而成為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的“主力產品”。截至7月4日,年內共有808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4019.62億元結構性存款,認購規模在各類理財產品中占比66.73%。不過對比去年同期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今年以來至7月4日購買理財及結構性存款規模均有所縮水。
為何偏愛結構性存款?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使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結構性存款成為了香餑餑。
7月4日,A股上市公司泛微網絡公告稱,該公司在今年6月到期了兩期中信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共收回本金1.55億元,實際收益合計111.14萬元。兩期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85%、3.1%。為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閑置募集資金,該公司將繼續購買中信銀行兩期結構性存款產品合計金額1.6億元,預計年化收益分別為1.48%-3.5%、1.48%-3.55%。
上市公司買理財最樂衷于“保本”二字。但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逐漸退場,上市公司用“閑錢”買銀行理財的熱情也大幅降溫。反映到數據上,Wind數據顯示,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財產品金額由2018年初至2018年7月4日的5111.91億元規模銳減到2021年同期的859.28億元。而具有保本理財替代性效果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則由2018年的3078.89億元上升至2021年以來的4019.62億元。
從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買理財總體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截至7月4日,共有1006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理財產品6023.41億元(統計口徑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銀行理財產品、證券公司理財、投資公司理財、信托、逆回購、基金專戶)。其中,結構性存款最受“追捧”,截至7月4日,年內共有808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4019.62億元結構性存款,認購規模在各類理財產品中占比66.73%。
區別于銀行其他存款,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銀行業資深人士王劍輝表示,結構性存款產品的特征是風險相對較低,收益要比普通存款高。一些上市公司剛融資時有較多超募的錢,或在擴大再生產方面沒有迫切的需求,就會更傾向于拿閑錢買保本理財或結構性存款。
買結構性存款動力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就今年與去年買理財情況對比情況來看,上市公司今年買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的家數及購買規模兩類指標均較去年同期有所縮水。參與認購家數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家、54家;購買總規模分別較2020年同期下滑了21.45%、22.18%,認購結構性存款的熱情下滑更為明顯。
Wind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7月4日,共有1016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認購總金額為7668.65億元。其中,有862家上市公司認購了結構性存款,規模達5165.21億元,結構性存款金額占比理財總量的67.35%。
“從企業層面看,財政部等四部門發文將公司投資的結構性存款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這會在會計上影響上市公司現金流表現,會影響上市公司購買。”談及今年結構性存款認購規模同比下滑的原因,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分析道。
這一會計分類的變化源自2月5日,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切實加強企業2020年年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企業持有的結構性存款,應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列示。業內多認為,這或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認購結構性存款的動力。
從銀行層面來看,結構性存款曾一度被視為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品,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的攬儲利器,然而近年間部分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快速發展中出現的產品運作管理不規范、誤導銷售、違規展業等問題也引得監管多次出手規范。
在監管規范下,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大幅壓縮。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為6.35萬億元,環比下降3.07%,同比下降46.35%。
王劍輝指出,過去幾年監管力度加大,結構性存款收益承壓;受經濟環境影響,上市公司面臨更多挑戰,閑錢也在減少;此外,國家的政策導向支持企業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及本行業的建設和擴大生產,使得結構性存款的規模下降的趨勢已經形成。對于銀行來說,盲目做大規模的沖動也將會受到約束,更多要精細化深耕細作。(記者 孟凡霞 馬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