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酱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環球看點!鈉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千億市場哪些公司能分一杯羹?

近日,多家企業密集發布鈉離子電池量產的最新進展。


(相關資料圖)

據證券日報消息,12月22日,蜂巢能源透露,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原型樣件已經完成開發,能量密度達到110Wh/kg;第二代鈉離子電池產品正在開發中,預計2023年一季度完成設計定型,能量密度為135Wh/kg;2023年第四季度計劃完成160Wh/kg的鈉離子電池開發,預計循環壽命超過2000次。

12月21日,根據孚能科技官微消息,公司收到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同意就EV3車型開展鈉離子電池前期適配性預研工作”的通知,該應用鈉離子產品的車型將在2023年上市銷售。

12月20日,廈鎢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掌握鈉離子電池正極層狀材料量試生產技術,其中鈉電正極材料前驅體及材料開發已完成試生產工作,產品在低溫性能和倍率性能方面提升明顯。

分析人士表示,鈉電池產業化進展清晰,與鋰電池產業互補,隨著入局企業增多,應用場景不斷擴充,鈉電池正進一步加速其產業化進程。

鈉電池是一種新型二次電池,其組成結構、工作原理以及生產工藝均與鋰電池類似。相較于鋰電池,鈉電池具備較高的安全性、優異的低溫性能以及顯著的成本優勢。

成本方面,鋰鹽價格一度上探突破60萬元/噸,且資源(尤其是開采成本更低的礦產)區位分布不均,存在地緣風險隱患。而鈉鹽價格不到0.27萬元/噸、儲量豐富資源易得,行業形成規?;a后,鈉電成本更有望下降到500元/kWh以下。

因此出于短期降本和長期資源戰略儲備考量,鈉離子電池是新能源電池體系降本、保障供應鏈安全的優選互補方案。

性能方面,相比磷酸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安全性、低溫性能更佳,排列無序的無定形碳比石墨快充損耗更小。鈉離子電池發展相對滯后主要是由于早期未發現儲鈉能力強的負極材料,學界商界優先發展鋰電體系。

在持續加大研發力度、量產技改后,當前的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差距有望被逐步追平。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寧德時代提出鈉離子電池產業預計將于2023年形成基本產業鏈,明年將是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元年。

2022年,中科海鈉完成了全球首條的GWh電芯產線搭建并投入運行,2023年將有更多企業完成GWh鈉電電芯的布局。如傳藝科技和中科海納計劃分別完成4.5GWh、3-5GWh鈉離子電池的建設。

除電芯企業,多氟多、圣泉集團、美聯新材等企業也紛紛布局千噸級鈉離子相關鈉離子電池中游材料產能,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度正處于快速推進中。

總的來說,依托于傳統鋰電產業鏈,一方面寧德時代、孚能科技、振華新材、容百科技等鋰電企業工藝經驗深厚,客戶合作緊密,上下游配合良好;另一方面,華陽股份、傳藝科技、鈉創新能源等依托于院士教授等的技術專利,快速切入賽道。

目前各家規劃進展較快,預計2023年形成小批量量產出貨,2024年產業將迎來規?;蠓当緯r刻。由于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時間較晚,各家技術差距不大,在一些品質要求不高的如兩輪車、低速車等場景,新勢力有望率先實現量產。

從市場空間來看,對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要求相對較低、且格局相對分散的兩輪車、消費電子、家用儲能領域可為鈉電提供包容性更強的初步應用場景,低速電動汽車、大型儲能有望提供更廣闊空間。

中信建投預計,至2025年,兩輪電動車、低速電動車、叉車、儲能和少量A00級乘用車等是我國鈉離子電池率先發力的細分戰場,市場空間共約30GWh、200億元;至2030年,部分商用車、啟停電池等也開始貢獻銷量,市場空間共接近200GWh、千億元。鈉離子電池自身和市場環境都有超預期的可能。

光大證券指出,目前鈉離子電池仍然處于從0到1的過程中,應用場景有限,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鋰價可能長期處于高位,應用場景可能會逐漸擴大。建議關注:

電池環節:寧德時代、華陽股份、傳藝科技、維科技術、孚能科技、鵬輝能源;

正極環節:容百科技、當升科技、振華新材;

負極環節:貝特瑞、杉杉股份、翔豐華;

電解液:天賜材料、多氟多。

關鍵詞: 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