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個海外大牌基金,要花多少錢?
時鐘撥入2023年,越來越多的海外大牌投資機構,把自己海外的“王牌產品”通過各種渠道送到中國投資者的手上。
這是中國理財市場加速開放的象征,也是其巨大潛力被發現后的必然。
但海外大牌基金,可以“一投而忘憂”么?
(資料圖片)
它們可以給出更好的盈利紀錄么?
它們的收費是“辛辣”,還是比較平價呢?
這些問題值得追索。
三條主要途徑“出?!?/strong>
目前,國內資管市場體量最大、最普及的還是國內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但海外的一些大牌機構已經開始把“當家產品”塞了過來。
來自業界的信息,目前“洋基金”入華主要是三條渠道。
其一、最直接的方法是通過產品嵌套“直接投資”。
考慮到法律法規的需要,所謂的“直接投資”經常是,國內投資者投資一個國內產品(通道),該產品再通過一定渠道投資到海外某個產品(通道2),海外該產品再去申購海外目標基金。
其二、其次是通過基金互認安排投資海外基金。
但這樣的投資限于與中國證監會簽訂互認協議的地區,且在名單上的產品。產品類型和個數較為有限
其三、通過QDII產品出海,間接投資海外基金。
這樣的操作對投資者比較簡單,但其主要投資決策由QDII基金經理決定,針對性可能不足。
“直投”有大牌
事實上,在高凈值人群里,過去幾年已陸陸續續有內地資金,通過券商和代銷機構的產品“直投”海外大牌基金。
這個做法的好處就是,產品“專注”于某個(或某幾個)“王牌產品”,指向特別清晰,但往往有比較高的費用。
比如,日前某“中字頭”券商的財富管理部門就推出了一個投向海外大型債券機構“高收益債”的產品。
其間的產品設計之復雜,投資路徑之波折、收費之繁復,頗令人關注。
“四層結構”
據悉,這家機構的產品最終目標是投向海外頭部債券基金PIMCO(品浩)的一個產品。
但所有感興趣的投資者首先要投資一個內地國有控股信托公司發起的信托計劃:XX信托-品浩海外戰略金選1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這個信托計劃再把資金投向一只名為“品浩海外信用”的私募基金產品。
而這個私募基金,再把資金再投入一只境外基金。
該基金最后把基金資產投向PIMCO管理的一個王牌產品(母基金)。
梳理后,我們發現這個產品的資金是通過以下環節完成投資的:
信托計劃→PIMCO獨資私募旗下產品→PIMCO境外基金→PIMCO境外母基金
底層策略年化7.3% 最高回撤15%
那么這個產品最終投向底層策略基金的費后收益會有多少呢?
相關材料顯示,底層策略基金費后年化收益7.3%,年化波動率6.4%,最大回撤15.2%(下圖)。
上述回撤值,與中國本土許多權益產品回撤水平類似。
而其中收益較高的階段2013年-2014年出現,當時正值海外銀行的“貨幣大放水”。
投資費用“疊床架屋”
盡管收益率有高有低、分化明顯。但投資上述產品,投資者要支付的費用比較驚人,且層次很多。
材料顯示,上述投資計劃中,產品費率有三層結構(下圖)。
僅僅在“最外層”的信托計劃上,投資人就面對四個“收費項目”:
1%的認購費,每年還有0.1%的信托報酬,每年0.01%的保管費,每年0.9%的固定代理銷售費。
此外,在私募基金這一層,投資人還要繳納三個“收費項目”。
即管理費0.23%/年、托管費0.06%/年、行政管理費0.06%。
“更貴”的收費還在最后一層,即境外基金部分。
每年固定管理費和行政管理費分別為1.25%和0.20%,以及每年末一次性收取的超額業績報酬。
業績報酬的收取比例是超過門檻收益后的20%,且按月累計,年末一次性提取
選大牌要理性
投資理財是個人自由,理論上旁人無權置喙。
但從實際情況看,海外大牌基金的收費會更復雜,投資環節更多,一旦發生意外情況,處理成本也較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內地資金走向海外,進行全球配置,選擇全球某個資產類項下的最知名機構,也無可厚非。
惟有想提醒的是:
投資者要看清合同、算清賬!
銷售渠道要充分溝通、解釋清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關鍵詞: